6月14日|2023-2025供水如何詮釋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站在2023年的關鍵節點,供水行業也在積極踐行“如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近期,一些特大城市披露了聚焦在供水領域的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和重點發力方向,筆者簡要進行了匯總分析,希望能給讀者帶來參考和啟發。
1. 北京:三年行動方案,目標清晰、因區施策
目前為止,北京是為數不多以市人民政府為發文機構印發《推進供水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年—2025年)》的特大城市,突出了保障首都供水安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方案整體比較全面,主要從構建水源保護體系、多水源保障體系、公共供水設施體系、專業化運營服務體系和監督管理體系五大部分進行闡釋。亮點在目標設置很清晰,特別是各區的建設任務(水廠新建、管網新建及改造、供水站標準化改造提升)都十分具體。而且方案站在城鄉供水的角度統籌考慮問題,因區施策,實行差別化的支持策略。
先看一下目標設置:
到2025年,市、區、鄉鎮、村四級水源保護體系全面建立,本地地表水地下水與外調水、常規水源與應急水源實現互聯互濟,水源保障范圍進一步擴大;覆蓋城鄉的供水設施體系基本建成,總供水能力提高到1000萬立方米/日以上,重點地區供水安全系數達到1.3以上(筆者注:政策原文此處有字符遺漏,筆者根據經驗推測是1.3),城鄉供水一體化率提升到85%以上(中心城區及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城市副中心及拓展區的宋莊鎮、臺湖鎮、張家灣鎮,其他平原區,分別提升到95%、75%和70%以上),城鎮供水管網漏損率下降到8%;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入戶智能遠傳水表安裝和農村地區用水計量收費基本實現全覆蓋,專業化供水運營服務體系基本建立,供水運營服務監管體系全面建成,供水監管服務水平和保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后文在“強化信息化監管”的章節,提及:
大力提升供水全過程智能感知水平。規模以上供水廠水量水質水壓在線監測、全市非居民用水和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居民用水智能遠傳水表安裝基本實現全覆蓋,平原新城居民用水智能遠傳水表安裝率提高到90%以上,有條件的鄉鎮、村同步提升入戶智能遠傳水表安裝率。
再看看大家非常關心的資金支持部分:
(一)完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支持政策
1.中心城區、回龍觀天通苑地區。新建(改建)供水廠及供水管線建設資金,由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解決50%、市自來水集團自籌解決50%;征地拆遷費用由所在地區政府承擔。自建設施供水住宅小區(社會單位)置換所需的公共供水管線建設、住宅小區內部庭院供水管線改造資金,由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解決50%、市自來水集團自籌解決50%;社會單位內部庭院供水管線改造資金由產權單位自籌解決;二次供水設施及樓內立管改造資金,由產權單位或所在地區政府解決。(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各有關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城市副中心及拓展區。城市副中心及拓展區的宋莊鎮、臺湖鎮、張家灣鎮新建(改建)供水廠及供水管線建設、自建設施供水住宅小區(社會單位)置換投資建設支持政策與中心城區一致。城市副中心拓展區的其他地區實施上述項目建設資金由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解決70%,剩余部分建設資金和征地拆遷費用由通州區政府承擔。(市發展改革委、通州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3.其他地區。新建(改建)供水廠及供水管線建設資金由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按照地區實行差別化支持政策。其中,生態涵養區為90%,房山區平原區、順義區、昌平區平原區、大興區為70%,剩余部分建設資金和征地拆遷費用由所在地區政府承擔。自建設施供水住宅小區(社會單位)置換資金由所在地區政府承擔。(市發展改革委、各有關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完善村莊供水站標準化改造資金及運營經費政策
1.山區。山區村莊供水站標準化改造資金由市級財政實行差別化支持政策。其中,門頭溝區、平谷區、懷柔區、密云區、延慶區支持比例為70%,房山區山區和昌平區山區支持比例為60%,剩余部分改造資金和征地拆遷費用由所在地區政府承擔。(市財政局、各有關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對達到規范化標準和考核要求的山區村莊供水站,市級財政按照每村每年10萬元基數實行差別化運營經費補貼。其中,門頭溝區、平谷區、懷柔區、密云區、延慶區的山區行政村補貼比例為70%,房山區和昌平區的山區行政村補貼比例為60%。補貼資金主要用于供水站及附屬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和更新。制定山區供水設施規范化考核及運營經費補貼管理辦法,強化全過程監督管理。(市水務局、市財政局牽頭,各有關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平原區。平原區村莊供水站標準化改造資金及運營經費由所在地區政府承擔。(各有關區政府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 上海: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強調關鍵技術攻關
近期,上海市水務局印發《上海市水務海洋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滬水務〔2023〕230號),旨在增強上海作為超大城市的水系統科技核心競爭力,發揮服務輻射和示范引領作用。
該行動計劃涵蓋供排水、水利工程、海洋等多個細分領域。本文截取供水相關內容與讀者分享。總的來說,行動計劃和任務清單直指高品質飲用水的目標,覆蓋從原水到龍頭全流程的技術重點,針對性也比較強,除了一些業內熟知的關鍵共性問題之外,也考慮了引領性和戰略性的技術儲備,例如供水行業碳排放核算、5G+AI技術在智能供水中的應用等。另一方面,該行動計劃的出臺,也給市場釋放了不少機會和利好。
重點任務
實施優質飲用水關鍵技術攻堅行動
針對本市水質型缺水城市的特點以及對高品質飲用水供給的需求,研究原水系統供水安全保障、供水水質提升關鍵技術,實現在供水水量保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水質。
圍繞城市供水系統安全保障,研究原水系統一網調度技術方案、多水源智能聯合調度技術,提升原水系統韌性;針對2022年流域“洪季反枯”對供水安全造成的不利影響,開展長江中下游極端枯水預報預警與應急供水保障關鍵技術研究,服務極端天氣條件下水源地的運行調度安全。圍繞從水廠到龍頭的全過程水質保障技術,研究修訂上?!渡铒嬘盟|標準》,支撐高品質飲用水供給;開展飲用水中微生物風險識別與控制等關鍵技術研究,為水廠升級改造和工藝優化提供技術支撐;推進供水管道結構性能測試與評估以及感知元建設與運行維護研究,指導管道運維和更新改造;研發二次供水補充消毒新技術,保障“末端”水質安全。
關鍵技術清單和具體研發任務
完善供水保障技術
圍繞水資源配置,開展可用水資源量研究,摸清資源底數、優化資源配置。圍繞原水工程,開展長江中下游極端枯水預報預警與應急供水保障關鍵技術研究,研究原水系統一網調度技術方案、多水源智能聯合調度技術,提升原水系統韌性。開展重要水源河岸過濾、非國控指標控制、二氧化碳對自來水廠水質提升效能、供水管網水質提升及管段清洗等技術研究,提升原水供水水質?;诠┧芫W水力模擬等關鍵技術,搭建供水管網精準設計建設和智能運行技術平臺,支撐供水行業智慧化轉型。
研發高品質飲用水保障技術
研究修訂上?!渡铒嬘盟|標準》,支撐高品質飲用水供給。加強從水廠到龍頭的水質保障,開展飲用水中微生物風險識別與控制、飲用水新污染物去除與防控等研究,為水廠升級改造和工藝優化提供技術支撐。開展高品質飲用水智慧管理關鍵技術研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路線和實施方案,服務重點區域建設。開展供水輸配系統運行安全指數等研究,提升供水輸配系統管理水平。推進供水管道結構性能測試與剩余壽命評估、供水管網感知元建設與運行維護研究,指導管道運維和更新改造。研發或引進二次供水補充消毒新技術,提升飲用水水質。
研發節水技術
開展供水行業碳排放核算及節水減碳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服務“雙碳”,開展基于數字孿生的智慧節水技術研究和用水定額應用研究,服務行業用水效率提升。
3.廣州:補短板強弱項三年行動計劃,錨定目標任務
自2023年初,廣東省各層級的單位召開了不少關于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專題研討會,積極推動廣東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的跨越。按照《中共廣州市委 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水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廣州市“621”水務高質量發展和水務“十四五”規劃、《廣州市推動供水補短板強弱項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暫未見公開全文,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等文件精神,從已公開的信息可以看到近三年在供水領域的工作重點,提出了不少行業領先的目標。
整體目標
到2023年底,全市水廠綜合生產能力達到880萬m3/d,應急備用水源供水能力達到359萬m3/d,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降至9%,居民抄表到戶率力爭達到97%,供水水質綜合合格率達到99%,供水服務滿意度達到90%。到2025年底,全市水廠綜合生產能力達到955萬m3/d,應急備用水源應急能力達到739萬m3/d,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降至7%,居民抄表到戶率力爭達到99%,供水水質綜合合格率達到99.9%,供水服務滿意度達到92%;全市十一區實現獲得用水“21000”新目標(2個環節、1天通水、0材料、0費用、0跑腿)。
水源建設
補齊供水短板離不開完善的水利設施建設,《行動計劃》提出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水源互濟保障能力。根據《行動計劃》,廣州將推進北江引水工程(水源工程)、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南沙引水輸水工程)等水資源利用項目建設。推進牛路水庫建設工程、廣州市番禺應急備用水源工程等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
獲得用水
《行動計劃》提出,對標世界銀行“利商環境”新標準,營造國際一流獲得用水宜商環境。優化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建設項目和一般建設項目用水報裝流程和辦理時限,實現2個環節、1天通水、0材料、0費用、0跑腿的“21000”新目標。通過開通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網上服務廳等多個線上辦理渠道,實現申請、維修、過戶、繳費等業務全程網辦。對照世行營商環境新評估體系初步概念書,提升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軟實力。
終端服務
為進一步為居民提供精準便利的服務,廣州在積極推動全面實施居民抄表到戶工作。根據《行動計劃》,新建、在建住宅項目應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要求,設置分戶水表,便于戶外讀表。結合老舊小區改造、三舊改造等項目,編制“水表出戶、一戶一表”改造計劃。
《行動計劃》明確,將按照“規范新建、控制在建、逐步改造已建”原則,規范新、改(擴)建項目建筑區劃紅線內供水設施(含二次加壓調蓄設施)建設。推進全市城中村自來水改造工程與截污納管同步實施、同步完成工程建設,加快老舊小區的供水改造。同時,推進花都、增城、從化區剩余農村供水改造任務。
智慧低碳
廣州將建立智慧供水統一平臺,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探索水務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到2025年,居民智能水表覆蓋率超70%,非居民智能水表覆蓋率達100%,打造國內智慧低碳供水示范城市。
價格機制
為破解“同城不同價”,《行動計劃》提出健全水價形成機制,發揮杠桿作用,加快形成統一的城鄉供水價格體系,實現城鄉供水“同城、同網、同質、同管、同價”的目標。到2023年,完成市自來水公司供水范圍內各行政區水價調整,力爭實現花都、番禺、南沙、從化、增城區水價同步調整。
大家還知道哪些城市近期在供水領域的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歡迎留言分享~